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終身學習與學會學習

28.9.2016,近五十位來自各地「愛心教育」學校的校長莅临吉隆坡精武華小觀摩與交流。身為精武華小的董事長,我受邀在歡迎會上致詞。事後,覺得自己的發言值得留存,於是把相關的資料整理並發表於此,供大家參考。

愛心學校計劃是馬華公會通過華仁教育基金會資助及推行的。自2005年開始推展以來,全國共有51所學校參與了這個計劃。兩年前,尤進來校長執掌吉隆坡精武華小後,大力推展愛心學校計劃。適逢愛心學校計劃在吉隆坡召開會議,尤校長趁此時機,邀請與會督導和校長們前來觀摩。

根據報章資料所得,愛心學校計劃含括五個環節:環境、文化、服務、管理及教書育人。其宗旨是:意圖通過計劃的推行,逹成學會生存學會生活之目的。

“學會生存”、“學會生活”這兩個口號,讓我回想起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下出版的埃德加-富爾報告的主題: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這份報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應廿一世紀即將到來的需要和挑戰,而提出的建議書。建議書認為:
「21世紀要求人人都有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斷能力,同時要求加强每個人在實現集體命運過程中的責任;。。。另外一種迫切需要:要讓像財富一樣埋藏在每個人靈魂深處的所有的才能都發揮出來,例如記憶、推理能力、想像、體力、审美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領導者的天然氣質等。這表明人需要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

25年後(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於前述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兩大中心思想:「終身學習」和「學會學習」,回應21世紀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以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成為21世紀學習社會的主人。
前述兩大教育中心思想收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報告《學習:內在的財富》裏頭。

終身學習」指導原則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上學=>工作=>退休"的線性(單向)教育模式,擴展為在時間上包容從幼年到老年各個年齡階段、在空間上涵盖從家庭、學校到社會、宇宙各個人類活動領域,在教育層次上包括自幼教至高教、成人繼續教育各個階段,而且工、學交替,不斷往復的循環(多向)教育模式。

「學會學習」則含括了四個方面: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
就著學校的情境來看,我以這四個方面的學習比喻華小的四個方面軍:教師,校長,董家教三機構,以及學生。

學會求佑
學會求知。知,不只是知識,而是廣義上的認識。這種認識的對象包括人類自身及其主觀世界,也包括自然、社會的外部世界。
求知是一個只有起點而無終點、在實踐和認知的無限往復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過程。
學會求知已遠遠超越了從學校教科書和教師課堂講授中汲取人類積累的知識,而包括了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了解各種社會關系,習得民族的文化觀念,學會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即"為人處世"之道。
學會求知就是學會學習本身,即學會掌握認識(即"知")的工具,掌握終身不斷學習的工具(包括演繹、歸納、分析、組織知識的工具)學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選擇信息、管理信息,同時學會掌握應用知識於有意義的實踐的手段。因此,"授之以魚,不如教之以漁",學會求知的方法遠勝於求得知識本身。
學會求知,離不開教師。在未來的學習社會,教師的作用將有很大的變化,從知識的傳授者轉為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每個人將同時是教師和學生。
這讓我想起古人說的:何謂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學會做事
學會做事與學會求知,兩者可以說是"知"與"行"的關系;如果說前者的目的在於認識世界(包括人自身的主觀世界和社會的自然的客觀世界),那麼,後者則旨在改造世界。
現在意義上的"學會做事",要着眼於21世紀知識經濟對勞動力的要求和終身學習社會對公民的要求,從更深的層次上去把握。
"學會做事"主要不是指獲得智力技能,而是指培養社會行為技能(包括處理人際關系、解決人際矛盾、管理人的群體等能力),而這些技能主要不是從課堂上和書本中去學習,而更多地要從工作實踐和人際交往中去培養。
以校長的職務比喻之,我想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因為教師的能力可否大限度地發揮,很大程度上跟校長的做事能力有關。

學會共處
學會共處,原意是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他人共同工作。
學會共處,首先要了解自身,發現他人,尊重他人。
學校開設的諸種科目,無論是語、數、外,還是理、化、生或史、地、社會學科,都是為了傳递人類的思想文化遺產,增進對於本民族和其他民放的了解,認識各自的文化特性和共同價值。
了解自己是認識他人的起點和基礎,所謂"設身處地",就是講的"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必施於人"。
學會共處,就是學會關心(to care),學會分享(to share),學會合作(to work with others)。
學會共處,就是學會平等對話,互相交流。
學會共處就是要學會用和平的、對話的、協商的、非暴力的方法處理矛盾,解決沖突。
學會共處,不只是學習一種社會關係,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即古人所言之"天人合一"。
我以學會共處比喻董家教三機構。
從本校過去三年來的人事糾紛上可以看出,因着不能和諧共處,以致為學校帶來眾多困難:學校失修,學生人數急劇下降,學生們無心向學,等等。
但是,當三機構同仁可以和諧共處時,各方人士的支持——財力、物力或人力上,源源不絕而致,印證了古人所說的:和氣生財!

學會做人
教育的最終目標無非是致力於人的完整實現,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成為完整的人。
教育的使會就是使人學會學習,借以充分發掘每個人的所有潛力和才能,因為學習就是人類的內在財富。
我們投身於社會公益工作,教師投身於教書生涯,校長克盡本份的工作,無非就是把我們華族优良的傳統文化傳承及發揚下去,讓我的學生(孩子)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懂得感恩惜福的人,樂於助人的人。。。
因此,我以之比喻學生。

期許董家教三機構同仁的用心與努力,終得累累硕果。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傳承於不知不覺之間

意識(傳統)的傳遞,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
前者目的了然,後者於有意無意之間;
前者純然貫徹,後者則在潛移默化之中;
前者可以是强行輸入,後者亦可以是强行輸入,分別在於陽剛或陰柔,强行或者同化而己。

前陣子跟幾位年輕人談話,事後思之,倍感文化薰陶效應之强,實在令人敬而畏之。

“現在的學生難教,不會自動自發,不懂得自律。”
“講他們好幾回了,還是不懂得自動自發,該如何教導他們啊!?”

 聽到這些話語的當下,心裏感嘆:你的期望怎麼比我的還來的高啊?!
繼而覺得傷感:時下的年青人就那麼的輕浮嗎?!
進而想到孔老夫子所說的:有教無類。

我們慣於威權。應之於老師面對學生:你就是要聽我的,而且必要是能夠舉一反三的。
這裡面來不得絲毫的不同意見,不同的作風,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品性。

我們的威權來自於省事:你的自動自發,省却了我的教學時間(多喝幾口水的時間),省却了我諸多的困難(費力的講解或者示範)。
似乎老師就可以從容發揮所長,帶出耀眼的成績。

人生閱歷多了,當然明白如此的期望不切實際,痴心妄想。
要是所有來到你面前的學生都懂得自動自發且自律的話,那還用你來教嗎?
要是你的學生經你一講而茅塞洞開,無須再三重申的話,岂來訓練之需要、教導之必要?

如此看去,與其說是期望,不如說是脫離實際,毛躁之舉也。

心存不切實際的期待,必然在面臨真實的情況下,為自己招致諸多的煩恼。
若然對自己的輕率不自知,輕則對學生諸多指責,重則不自覺地分化了學生——聽話的和不聽話的,聰敏的和不聰敏的,可教的和不可教的。。。
當然,人,各有天賦,或敏於肢體動作的,或敏於方向感的,或敏於邏輯思維的,或敏於音樂的,等等;即Howard Gardner所提出的八大智能論。
一個好的老師就在於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依著對學生品性之了解,適時適地的加以引導,充分發揮該名學生所俱備的天賦與能力。

所以說,明師難求,質优生難得。
難怪武侠小說裡常寫到,遇有天生習武骨質的孩子,好些武學大師總契而不舍地要收納他或她為徒弟;光宗燿祖啊。

事後思之,年青人的這些想法從何而來啊?
想到的是:文化傳承總在不知不覺中。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母雞也會這樣做!

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那麼一句:單單愛孩子,母雞也會這樣做,可是,要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件偉大的公共事業。從事於這種事業,必須具有相當的才能,必須具備廣博的生活知識。

這句話,含括了三個要點:
  1. 愛孩子是一種本能,雞犬皆能,非只動物之靈(人類)獨有之。
  2. 教養孩子不是自家的私事,是整村人——乃至整個社會的事。
  3. 為人父母者本身的智能,關乎孩子茁壯成長的重要因素。
Dr. Haim G. Ginott曾經說道: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愛孩子要有分寸、有原則、有方法。
這一點,跟前述高爾基的話,異曲同工。

的确,愛,若無分寸,我們就導向無方;沒原則,則無異於毀滅式的溺愛教育方式;沒方法,令父母徒傷悲、束手無措之余,孩子亦陷於茫然不知的境遇。

進而引伸之,回顧之前上傳的,有關某心理科學實驗家所做的關於「家庭實驗室」研究所得出的結論
  1. 察覺孩子的情緒,並且以同理心去傾聽和確認孩子的感受。
  2. 協助孩子標明自己的情緒。
  3. 設定規範的同時,與孩子一起尋找問題解決之道。
這幾項研究結論,無一不是指向為人父母者必要俱備一定的才能、原則、方法,方能做好親子教育的艱巨工作,逹成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現實裡,於一般父母而言,如此的要求,其實是挺苛刻的;然而,卻又不能不如此要求。不為什麼,純粹出於愛孩子的緣故,我們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孝順兼良善的人,能夠獨立自主地生存於社會的人,有益於社會的人,等等等。

回顧自己步入親職教育的歷程,何嘗不是如此的呢?
正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致力於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工作,歷時十七年而不變;連報讀碩士課程時,一早就訂定論文內容以總結本土親子教育經驗為本,即便有同學要求我更換論文題目,我也不退讓。

我能夠體會眾多父母為難之處,因為費了十多年不曾間斷的義務輔導助人工作,我才數得上明白和掌握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溝通過程——有的時候還會脫軌的呢——和親職教育的要旨。換作忙碌於生活、無暇於書本上的求知時間與條件、缺少參與工作坊以體驗及成長的機會的父母,他們得花費多久的時間才能明白和掌握到良善的方法啊!?

我能夠體會到父母兩難的苦境,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啊!只是別等到出事了,才來補救啊!到了那個地步,我們可得付上何只兩倍的時間與精力啊!

慎之!慎之!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4 July, 2016 星期一

紗娃家族排列課的感想

7月2&3日,參與了紗娃老師帶領的海寧格家族排列課,其間,除了感動於排列所呈現的深深的愛以外,愈發感覺到紗娃老師的沉著與開闊。沒有異常激烈的場面,似乎都在平和中行進的「歷史回顧」,雖然有的畫面十分令人感概和沉重。

整個課程給予我最深刻的心得是:比之於天地正道,個人的力量實在渺小之極;微塵我輩必要時刻保有謙卑的心態,誠心誠意地臣服於大愛之下。由此聯想到老莊的逍遙自在,老子之無為而治。

第一場排列,很自然地以之跟人生動力課相比較(必要聲明:並無惡意,純粹是個人求學的慣性使然。)。我的體會與理解是:海寧格式的家排所呈現的是整個大系統的畫面於當下,通過愛的移動,讓案主的家族大系統趨向和解之道。案主於這個歷程中,感受到家族先人的祝福(這一點,還真得靠家排帶領者的胸襟和經驗的程度。)。
人生動力課予我的記憶裡,少了這一點,雖然顯得直接、決斷。

當然,少不了以之跟自己上過的家族排列課相對照,尋覓出彼此之間異同之處。最大的感觸就是帶領者的謙卑與臣服心態,還有的就是象徵與現象學的理解和掌握。

別誤會,所有這些心得,都是自然而然地浮現的,因為過程中出任案主的代表,好些時刻,臉部是向外而難得一窺整場排列的流程,更有的時候平躺著而睡了過去而不自知,等等等。坐在外圍,望著圈內代表們的移動,或感動流淚,或困惑重重,或沉重,或欣然,種種念頭於是產生,心得形成。

整堂課下來,感受到氣場是祥和寧靜的,沒有其他場景中曾有過的凛然的感覺;這是我喜歡紗娃家排之處。沒有怪力亂神,靈魂飄移的感覺,而是满心喜悅,慈悲臣服的心情。

不期然地重燃排列學習與實務的心情。

之前的死神牌所要傳逹的意象,在逐步顯現之中。
是的,必要死亡才得以重生。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30 June, 2016 星期四

情感交流之余,不忘解決問題之道。

這幾天,因為在面書上看到幾則親子溝通視頻,分享開去以求拋磚引玉的效果,跟個別朋友私下聊了開來。談話中,引出了幾個友人所觀察到的時下父母存有的迷思,促使自己寫下這一篇文章。

國外心理科學實驗家曾經做過一個「家庭實驗室」。這個實證研究以119個家庭為對象,從中觀察在情緒高漲的情境裏,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狀況。研究者從四歳的孩子一直追踪至青春期。研究包括與父母長時間的面談,談論他們的婚姻關係、他們應對孩子情緒的經驗,以及他們對於情緒的認知。

研究發現,家長分為兩大類:一種會教導孩子有關情緒的世界,另一種則不會。
關心孩子情感的父母稱為“情緒教練”。這類家長不會反對也不會忽視孩子的悲哀、忿怒或恐懼的情緒。反之,他們把負面情緒看作是生活的事實,同時認為這些情緒性的時刻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也是灌輸孩子生活意義的重要時刻。

不會教導孩子有關情緒的父母則細分為三種:

  1. 忽視型父母: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理不睬,覺得無關重要。
  2. 反對型父母:不满孩子有負面的情緒,甚至是讉責或處罰孩子。
  3. 放任型父母:接受並以同理心對待小孩的情緒,卻無法對孩子的行為給予指引或加以控制。
研究結論是:好的養育是牽涉到情感的。
親子間的情感互動,對於孩子將來的幸福有着重要的影響。有效能的父母的秘訣在於當情緒激動時,父母如何跟孩子彼此互動。

其實,已故心理學家Dr. Haim G. Ginott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說過:身為父母,我們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傾聽孩子的訴說,不只是言詞的陳述,還有言詞背後所隠含的情緒意義。情感交流可以作為父母教導孩子價值觀的一個方法。

前述實證研究歸納了幾項情感交的原則:
  1. 察覺孩子的情緒,並且以同理心去傾聽和確認孩子的感受。
  2. 協助孩子標明自己的情緒。
  3. 設定規範的同時,與孩子一起尋找問題解決之道。
就情感交流這個部分,此研究還發現:
  1. 採取情感交流的父親,對孩子情緒的發展有着非常正面的影響;反之,一個冷淺殘酷的父親可以造成極深的傷害。
  2. 當你和孩子在情緒上是親密的,你在他們的生活裏有更深的投入,因此也就會擁有更强的影響力。
  3. 當一對夫妻不時地在爭吵,他們的沖突會妨礙孩子建立友誼的能力,影響小孩在學校功課,還會增加他的疾病感染性。

因此,同理孩子的情緒的同時,還得在一定的規範界限內,跟孩子尋覓問題解決之道。只有同理而沒有解決問題之道,是有其不足之處的。

共勉之。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20 June, 2016

做好當下事,珍惜眼前人!

在助人的經驗裏,面見備受親子關係困擾的家長時,好幾回,聽見他/她們說:擔心孩子像自己從前那樣,跟父母的關係不好,不告訴父母自己的心事,早早就離別父母,等等等。

又或者:我不要像爸媽那樣,婚姻關係不好,爸爸在外頭有女人,而且不只一個,我一定不要像他那樣,搞砸自己的婚姻關係,讓孩子留下陰影,等等等。

個人成長過程中所余留下來的情緒渣滓不知不覺地影響到自己的家庭關係,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乍看來,那是某種形式的提醒,提醒自己不走彎路,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家庭關係路徑上。殊不知如此的「銘記心頭」的提醒,讓自己死盯著那飄渺的結果不放,卻忽視了當下婚姻關係或者親子關係的經營。

或許有人問:這是怎麼說的呀?如此的自我提醒,就是要求自己留意不走歪路,維系良好的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啊!

為此,曾邀請來訪的家長把自己的現實家庭狀況擺設出來,藉雕塑以逹致視覺上的體驗效應與學習。

案主用椅子擺出上述的家庭圖。
問:妳在看什麼? 
答:我看著爸爸,同時跟自己說:我絶對不要像爸爸那樣,把好好一個家弄得烏煙瘴氣的。
問:孩子在做什麼? 
答:看電視。
丈夫呢? 
工作關係,經常到外地出差。我擔心他會變心。 
他在看什麼? 
看著這個家。他是愛家的。

我們謹記原生家庭所給予我們的教育,企圖不讓歷史重演。

來,請站到丈夫的位置上。看著這個家;太太緊盯著爸爸,一再地提醒自己不能學他;孩子們坐在那兒看電視。從丈夫這個位置上看這個家,妳感受如何?

案主沈默地看著這個家好一會兒。

妳覺得這個家是溫暖的,還是冷漠的?
冷漠的。

妳想靠近這個家嗎?
默不出聲。

好一陣子後,問:妳想,如果在這個位置上看著這個冷漠的家,久了,妳會轉過身子去嗎?
沈默著。。。會!

妳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老師,我知道了。
好,妳會怎麼做?
案主走過去,重新擺設了這個家。


來!再站到丈夫的位置,看看現在這個家庭,妳又感覺如何?
溫暖。
妳(丈夫)會走過去嗎?
會。
好。祝福妳。

放下過去,經營好當下的關係,好好珍惜當下的眼前人,方為正道啊。

老是把過往的苦痛經驗「銘記不放」,實際上,那樣的思維模式影響著當下的親子關係,婚姻關係。如此的思維模式是聚集於結果,忘卻了歷程;那無異於捨本逐末。
當下的婚姻或親子關係歷程才是我們焦點所在。

想像一下,孩子就在你的身邊,你正眼不看著他,卻把一門心思望著那虛幻的未來結果——「我不要像從前那樣」。怎麼說你的這個思維模式不影響當下的關係呢!?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讚美日記(187)

20140326
有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做出令自己難以下台的事,讓自己進退兩難.

孩子调皮難管,愛跟你斗,讓你難受.爸爸媽媽面對子女的百般挑逗和權力對抗,按耐不了自己的情緒,沖口而出:既然你們不需要媽媽,好吧,我就離開這個家.
你以此舉動去吓唬孩子,卻忽略了長期抗爭下來形成的慣性模式:孩子不吃你那一套.
因此,孩子聽罷你的恐嚇,還能臉帶笑容,耸肩說道:I don't care.另一個孩子甚至跟胞妹說:她走不到那裡去的啦.
你聽罷,原本還期待孩子的挽留的心,更是怒火三千丈,鉄定了心,繼續那原先假假的收拾衣物的動作,離開家門而去...岂有此理,望着媽媽的離去,孩子們依然嘻笑着,似乎沒有一絲的悲傷或驚慌.

演變至今,如何是好呢?
常說講是容易,做就難.
現在卻是:做就容易,收就難啊!

更妙的是,你還打算問孩子:想念我嗎?
說得難聽些:你在找死!

若孩子如你所期待的那般,迫不及待地回應道:想死我啦!恭喜你,皆大歡喜.
要是孩子狠狠地回應你道:No! You better stay outside.我就不知道你該如何是好了.

你需要孩子的允準才能回歸你自己的王國嗎?
你的詢問在在的顯示出父母跟孩子的位置對調了.
你的舉動不但無助於事情的解決,還强化了孩子的互動模式.

該是問問自己的時候啦.
那個家庭互動的模式是怎麼形成的呢?
我該如何打破那個既定的互動模式,重建良性的親子關係呢?
期望孩子的改變?醒悟?
抑或讓自己混乱的心沉靜下來,讓喧嚷的家庭氛圍緩緩地沉澱下來,讓混濁的水澄清見性,以至回歸定靜安稳的狀態.因為父母是家庭的主軸.家庭氛圍或混濁或清明,存乎父母的心態.

講是容易,做就難.
的确如此.然而,非做不可,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
想想,既然能夠經年累月地建構起現有的家庭互動模式,我們也就可以經由日積月累的方式重建未來的良性家庭互動狀態.
模式既然是習得而來的,那必然存在着制約性的條件在裡邊,并且夹杂着我們的信念與價值觀.
既然可以因着我們不知覺的增强形塑而成,它也能通過我們有意識的消弱而轉移.
所以,好好地覺察自己倒底為何生氣?自我調整,讓自己的心趨於平靜安稳;我們沒辦法控制周圍的世界,卻能夠調整自己的心.
所以,要能善巧地運用正負增强及消弱的技巧,重新制約我們的親子關係,共構新的互動模式,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這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路.

加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