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跟太太約好去聽講座,台灣蘇絢慧老師在孝恩園談的:請容許我悲傷,生命的失落與療愈.整場感受到人性的敍述,從失落到圓性的整合,走過失落的一角到自性的尋回,經歷身心的分離到合一,全場靜靜的感受着蘇老師人生脚本的起伏、更迭、轉折與改寫.來到後部的統整部分時,突然發現蘇老師是蛮Satir的;她一直在談著人從與內在的自己和諧一致,到與他人和諧地共處,進而邁向與眾生及天地的和諧合一的發展道理.
欣賞蘇老師於敍述中帶給我的感受和領悟.
聽罷蘇老師的講座,讓我想起彰師大的郭麗安老師.郭老師在碩士班曾給我上家族治療課,見識過老師的治療示範.發覺蘇郭兩位老師有着一個共同點:於家常故事敍述的過程中,不經意地導入治療的原素.第一次上郭老師的課,就喜歡上這種治療模式.
昨晚讀<助人技巧>一書第十一章時,讀到相似的論點(p. 178).Carl Jung (1984)在<夢的分析>中說道:「最偉大的智慧...『一個夢的分析師』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消失,讓作夢者認為『夢的分析師』並沒有做到什麼事.」(p.458)
所以,有效的助人歷程就是讓個案融入在探索歷程中,而不去注意助人者技巧的存在--這就是催化的真實含意.
在講座會場,遇見好些熟悉的臉孔.有的朋友,彼此遠遠地招招手,點點頭,微笑以向;近身的,寒暄了幾句,就各就各位,等着聽講了.
溫馨的夜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