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讚美日記(50)

2013年9月6日

今晚,第173屆《父母效能系統課程》的第三個單元;談孩子的行為目的.

經歷了台灣彰師大碩士班論文的研究訪談和撰寫,對這個課程多了一份領悟.從第172屆起,對自己過去的帶領方式,作了調整和修訂;希望有助於提昇學員們的理解和掌握.
這之前,我將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技巧,通過人形圖的隱喻,作了概括性的統整.如今,在現有的這個概括性的隱喻基礎上,我加入了步驟性的說明,附加操作簡易的雕塑性活動,期許學員們可以自行在家裡練習,利於掌握和鞏固既有的學習.一切還有待進一步的琢磨,以逹到實際可行的目標;我有這份信心完善這個課業.

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學習型的父母.父母必要學習,因為親子關係就是一連串的挑戰和回應問題的歷程.接待過好些父母,只一心想要從輔導員身上得到一招半式的解決方案,以便他們可以回去解決掉孩子當下的挑戰或難題;目標不外是求得十頭八日的「和諧與安寧」.然而,生活就是問題,我們終究還是得面對另一個挑戰和難題.於是,一而再,再而三,我們就輪迴於永無休止的親子沖突,搞得人仰馬翻,或關系破裂,或灰心失望.

不爭的事實是:教養沒有捷徑,惟耐心、決心和恆心方能證得正果;依自己所見所聞,我認為現今的父母還得加多一條:勇氣.

很多時候,接觸到怕跟孩子嚴正討論其偏差行為的父母,為得是擔心親子關係破裂.所以,你會看到以離家出走為手段,逼迫父母允準他隨心所欲地上網玩電玩.也遇過出於婚姻破裂而感到愧疚於孩子的父母,驕縱了孩子,卻不敢堅持必要的規範,以引導孩子重回正道...

或許是我們誤解了愛的教育的真諦,過於強調了愛,却輕忽了規範之必要.
問世間:
愛與管束必然要絶裂而不能同時并存嗎?
冠上父母的角色,孩子就不能跟父母建立起親密無間的關係,以至於為人父母的我們得要貶低自己的身份,改以朋友的角色來跟孩子建立關係嗎?

看來,我們得重新审視「愛的教育」.
誠如馬克吐溫說道:給我們人類帶灾难的并非來自我們不知的事,而是來自我們深信是真的,但却是假的事.
何為真?那是假?
極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琢磨,才能搞個明白,弄個清楚啊.
從另一個角度講,親職教育的歷程還真有點像邓小平說的:摸着石頭過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