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讚美日記(78)

2013年10月20日

讀書會順利開展,包括我和太太倆,共九個人出席;符合小團體的規格,满意!開放給大家討論的結果是,保持開放門戶,讓其他同學可以加進來--即使是不同屆的同學;期待腦力激盪,進深彼此的學習效果.只是空間有限,如果人數過多,得考慮分成兩個班次;一切待定.
因此,歡迎想要參與的同學加進來.我們第二回合的讀書會訂在10 Nov. 2013日下午2:00pm,同樣地點,同一本書的第三個部分.

由於是第一次的讀書會,一切從頭做起.本次的流程,亦仿傚間接經驗而成.因此,訂定一條流程,於結束前,騰出半小時進行回饋與建議,以改善和精進讀書會的模式.於今天的這個環節裏,就初步擬議出兩條新建議:
一、考慮到同學們忙於工作與家庭生活,擴展會前預習導讀書本時「摘要重點」的步驟為,在書本內勾劃重點,而後,於讀書會上指出,供其他同學參考.
二、預留半個小時,於讀書會結束後,作無結構式的隨意談話.在這段時間裏,彼此交流親子生活的點滴或挑戰,理清、省思及結合習得之親子理念與技巧,用上去.

今天,我們讀了《按天性培育孩子》的第一和第一部分,於十一月十日下午二時,我們將讀畢本書的第三部分.
今天,大家一起做了步調與优先順序的測驗,依事先準備好的DISC模式表格中,勾畫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傾向.當大家在模式圖表上加多兩條垂直和水平軸線後,之前的一點疑惑立即得到解釋,對自己的任務或人際傾向的方格圖,多了一份理解,亦擴展了自己的思路.這一發現,讓那些於預習過程產生疑惑的同學興歎不已,不禁拍手叫好;一群大孩子的模樣,好不得意的樣子.

有同學對多種關於人格分類的學說產生混亂思緒,似乎他中有你,你中有他,紛紛嚷嚷;究竟該聽誰的,該信服誰家學說...
依我個人想法,這種百家爭嗚的現象不奇怪,因為道之為道,非某一凡夫俗子所能領會得了或解說得了.其所詮釋之說,僅僅是道之一偶,天理之一角而已.然而,吾等立身處世,身處亂象紛紜的境界,不可避免地,都需要有一套詮釋現象的框架或架構.以此視之,DISC模式作為一種人格類型系統,有助於我們帶眼識人,善解人意,圓融處世...何妨把這個系統作為自己的基本架構,再把其他學說融会贯通於其中呢!

有同學疑惑於如何做,才能逹致相互尊重自己與孩子的天性,因為孩子的善忘畢竟影響到自己的作息和需求,又擔心孩子如此的缺點將影響其日後的社會生活.是否父母與孩子同屬某一類型的行為模式,親子關係相得益彰呢!?...
由此,我們串聯到《父母效能系統課程》的問題所有權,我的訊息,行為結果和雙贏的親子策略等觀念和技巧;還顯現其中存在的父母的期望與信念的部分.

有同學從自身的生活經驗,提出個人的行為模式會隨着環境之不同--從工作場合回到家庭空間--而有不同的行為模式.
這一觀點跟本書作者於書中50頁最後一段的內容是相關的:“人們的行為舉止也會因所處環境的不同而不盡相同.例如,一位在工作場合表現出高度D型的女性,在家里扮演母親的角色時,可能會展現出較多I型的行為特徵.而一位父親在教養孩子時,表現出C型的行為特徵,在工作上却可能是作向S型的.”

哎,今天的學習算得上豐富,我這個主持人還算稱職.感謝所有出席讀書會的同學.期待跟大家再次見面.

EQ讀書會與您有約!
10 November, 2013 2:00pm

沒有留言: